2024年5月31日,第三届全国“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建设院长论坛在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象湖校区举行。来自湘潭大学、宿迁学院、广州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安顺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吉林外国语大学、大连财经学院、菏泽学院、湖北科技学院、哈尔滨金融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等15所高校学院领导、专业负责人等汇聚一堂,围绕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进行研讨。湘潭大学法学学部特聘教授顾敏康、副部长肖伟志参加第三届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建设院长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副校长王忠勇在致辞中介绍了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以及法学院的基本情况,阐释了信法专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背景。他表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着力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全面维护信用信息安全。
“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相伴而行,致力于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而这正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前提。相信专业建设院长论坛、全国高校信用法治教育联盟一定会有广阔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王忠勇说。
全国高校信用法治教育联盟会长顾敏康在致辞中强调了专业建设和联盟合作的必要性。他表示,专业建设院长论坛、全国高校信用法治教育联盟是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高校之间互帮互助,推动信法教育队伍有序扩大,共同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走向深入。在主题发言环节,顾敏康还做了《加强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及执法体制机制研究》专题演讲。
肖伟志副部长在主题发言环节作“社会信用治理范式研究与社会信用法知识体系”的主题演讲。广州商学院法学院院长赵家琪,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法学院院长宁艳岩,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与法律学院副院长张剑平,广东金融学院郭维等10余名信用管理学院、法学院院长围绕信用治理、专业人才培养等进行主题演讲。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庭庭长滑明勋,协办单位深圳市恒源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晓丽也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
通过本次研讨交流,与会各方从已招生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科研合作、学生实习实训情况、存在问题和对应措施以及本专业未来展望进行热烈讨论。各高校就共享教研成果、建立常规沟通机制达成诸多共识。
湘潭大学于2017年设立全国唯一的信用风险管理学院之后,即向教育部提出在法学类本科专业新增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的申请。2018年3月,教育部同意湘潭大学申请,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30104T,学制四年,学生毕业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湘潭大学于2018年招收全国第一批该专业本科生,旨在培养面向国家机关承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任务的机构或部门中的信用监管岗位,面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的信用管理岗位,面向征信、信用评估、不良资产处置、债务催收、信用修复等信用服务行业,培养既懂法律,又懂管理,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等技术工具的综合性、复合型专门人才。
截止目前,教育部已核准15家高校开设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本次论坛举行15家高校签署全国高校信用法治教育联盟的签约仪式,进一步提升了各高校建设好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的信心和决心,加深了各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为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法学院系管理水平奠定了新的基础,为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尽绵薄之力。